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1年

地理学报  
加关注1

期刊 论文 出版

搜索
新闻中心
  • 暂无新闻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文档 > 中国人—地—粮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价及影响
文档
中国人—地—粮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价及影响
2024-05-153802.97M

  摘要:人—地—粮适配性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亦是反映区域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议题。本文对2004—2020年中国人—地—粮复合系统适配性进行评价,运用空间变差函数、马尔科夫链、GTWR模型等揭示其时空动态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2004—2020年中国人—地—粮复合系统适配水平在波动变化中总体呈缓慢增长态势;2004—2014年适配水平具有“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特征,2014年后主销区连年下降,跌至第3。(2)适配水平空间差异逐渐变大,空间相关性因素成为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东北—西南方向上的空间变异程度持续强化且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3)动态演化特征下,系统适配类型具有“路径依赖”与“自身锁定”效应,邻域背景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即越与适配水平较高的区域邻接,其向上级类型区转移的概率越大,反之亦然。(4)适配性受农户资本状况、产业结构、种植结构、政府支农力度及国际贸易水平的共同作用,且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时空异质性,其中,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促进粮食主产区适配发展,种植结构调整、国际贸易水平的正向效应主要表现在粮食主销区,而财政支农的正向作用力随时间递增。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2.1 人—地—粮复合系统适配发展的科学内涵

  2.1.1 人—地—粮要素适配与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目标

  2.1.2 人—地—粮复合系统要素适配关系解构

  2.2 评价指标体系

  2.3 研究方法

  2.3.1 适配性综合评价模型

  2.3.2 空间变差函数

  2.3.3 马尔科夫链

  2.3.4 空间计量模型

  2.3.5 GTWR模型

  2.4 数据来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粮食生产功能区人—地—粮复合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3.2 中国粮食生产功能区人—地—粮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估

  3.3 中国粮食生产功能区人—地—粮适配水平空间异质性特征

  3.4 中国粮食生产功能区人—地—粮适配水平概率转移分析

  4 中国粮食生产功能区人—地—粮适配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4.1 影响因素选取

  4.2 模型检验与设定

  4.3 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