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标:刻画区域贸易增加值分配特征,分析区域分工"本地偏好"现象的可能成因。研究方法:编制区域嵌入国际的异质性投入产出表,构建区域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核算模型,计算分解区域参与复杂分工体系的增加值来源。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分工存在显著的"本地偏好"现象,双重价值链混合分工占比较低,国内区域间贸易发育尚不完善。进一步探索发现,区域外相对技术水平和贸易成本是"本地偏好"的可能成因。研究创新:将国家层面的贸易增加值分解细化到区域层面,为完整刻画区域增加值分配路径提供理论框架,从技术和成本角度再诠释"本地偏好"之谜。研究价值:为经济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解决瓶颈问题提供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文献综述
二、区域贸易增加值的分解框架
1.区域嵌入国际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1)数据预处理。
(2)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区域贸易增加值的生产核算模型
三、区域贸易增加值的基本特征
1.全国层面贸易增加值整体特征
2.区域层面贸易增加值特征
3.部门层面贸易增加值特征
4.各地区价值链分工贸易强度特征
四、进一步讨论:对我国区域贸易“本地偏好”的思考
1.一个简单的理论解释
2.实证设计与数据处理
(1)社交网络(sciirt)。
(2)经济枢纽度(hubit)。
(3)其他控制变量。
3.估计结果及分析
4.稳健性分析
(1)替换核心指标。
(2)工具变量回归。
(3)其他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