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作用对江淮地区两次浮尘天气过程影响的差异研究

2024-05-29 气象科学120 2.08M 0

  摘要:本文以2021年3月16、28日两次沙尘天气为例,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气象再分析资料,结合气溶胶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HYSPLIT模型等分析了影响江淮地区的两次沙尘天气发生时天气系统、颗粒物浓度、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边界层气象条件变化等特征,特别探讨了回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均为浮尘天气,与暖区新生类蒙古气旋的活动有关。对江淮地区的影响分为冷锋后部污染物影响和高压后部污染物回流影响。前者容易引发单峰型2~4 h污染物爆发性增长,后者对应多峰型7~9 h污染物持续增长,最终产生1 000μg·m-3以上的严重污染。污染物均来源于蒙古和贝加尔湖,经过华北后传输高度降低至1 km以下,回流阶段的传输高度较低,仅为0.3 km左右。传输层风速加强至8~14 m·s-1有利于污染物在地面的长时间影响。

  文章目录

  引 言

  1 资料与方法

  2 对比分析结果与讨论

  2.1 天气背景

  2.2 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2.3 地面气象要素变化对PM10质量浓度增长率的影响

  2.3.1 冷锋后部污染物影响阶段

  2.3.2 高压后部污染物回流影响阶段

  2.4 沙尘颗粒物传输高度(以淮安为例)

  2.4.1 气溶胶光学特性

  2.4.2 大气动力结构特征

  2.4.3 污染物来源轨迹模拟分析

  3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相关文档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