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燥湿同源”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2024-06-06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50 0.59M 0

  摘要: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同源”学说内容丰富,历代医家多有论及,诸如“肝肾同源”“血水同源”“营卫同源”等。其中,燥与湿两者在中医学理论中关系尤为密切,诸多现代疾病的发病均与两者相关,因此,全面理解燥与湿的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梳理相关文献,从《黄帝内经》等诸多经典著作中挖掘“燥湿同源”的理论依据,认为该理论的核心内涵包括“燥可生湿”与“湿可化燥”2个方面。在临床实践中,医者需灵活运用此理论,既要见燥防湿,又要遇湿防燥。针对以湿邪或燥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医者从湿与燥的同源性、共存性及相互转化的角度进行辨证和治疗。这一理论不仅深化了对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也为现代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随着对“燥湿同源”理论研究的深入,其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将愈发突显。

  文章目录

  1 “同源”学说释义

  2 “燥湿同源”理论依据

  3 “燥湿同源”理论内涵

  3.1燥可生湿

  3.2湿可化燥

  4 “燥湿同源”的临床意义

  4.1见燥防湿

  4.2 遇湿勿忘燥

  5 小结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相关文档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