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探明草鱼肉在低温冷藏过程中脂质劣变生物标记物,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傅里叶变换质谱的脂质组学技术研究草鱼肉4℃下冷藏不同时间(3、6和9天)的脂质谱,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其冷藏过程中的差异脂质,并结合KEGG数据库富集差异脂质分子参与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草鱼肉冷藏过程中pH值逐渐下降,而硫代巴比妥酸值、游离脂肪酸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总氮逐渐上升,冷藏第9天时分别达到0.82 μg/kg、168.22 μg/10g和23.63 mg/100g。冷藏草鱼肉中共鉴定出1265种脂质分子,分属5个大类和35个亚类,甘油磷脂(GP)和甘油酯(GL)是草鱼肉脂质的主要组分。冷藏3天、6天的草鱼肉与新鲜草鱼肉脂质轮廓无明显差异,冷藏9天草鱼肉脂质组呈显著变化。脂肪酰(FA)及鞘脂类(SP)是冷藏前期(3-6天)主要差异脂质,GP是冷藏后期(6-9天)显著变化的脂类。多元统计学差异分析筛选得到20种差异脂质分子,主要为GP和GL,其中磷脂酰乙醇胺(PE)(16:1e/22:6)呈极显著变化(P < 0.01),甘油三酯(TG)(4:0/18:0/22:5)、磷脂酰胆碱(PC)(18:1/20:3)和TG(18:0/16:0/20:4)呈显著变化(P < 0.05),可作为冷藏草鱼肉脂质劣变生物标记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鞘脂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参与了整个冷藏期间的脂质代谢,是影响冷藏草鱼肉劣变脂质谱的重要代谢途径。本文阐述了草鱼肉冷藏劣变过程中脂质谱差异和脂质劣变分子标记物及其涉及的代谢通路,为冷藏草鱼脂质劣变的机制探索及预测脂质劣变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制备
1.2.2 理化指标测定
1.2.3 脂质组学测定
1.2.3.1脂质提取
1.2.3.2 UPLC-MS/MS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鱼肉冷藏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
2.2 草鱼肉冷藏过程中的脂质变化
2.2.1 PCA分析
2.2.2 PLS-DA分析
2.3 草鱼肉冷藏过程中的差异脂质
2.3.1 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的差异代谢物
2.3.2 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的差异脂质
2.4 草鱼肉冷藏过程中脂质代谢途径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