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半干旱区不同混播比例对播种当年草地氮产量的影响

2024-06-19 草原与草坪260 0.66M 0

  摘要:【目的】 研究豆科比例对混播草地氮产量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为优化禾豆混播人工草地科学建植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陇中半干旱地区开展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不同混播比例(豆禾比:0∶10、2∶8、3∶7、4∶6、5∶5、6∶4、7∶3、8∶2、10∶0)对播种当年草地的各组分干草产量、氮产量、种间竞争、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结果】 豆禾比为3∶7时,无芒雀麦氮产量、总氮产量最高,且与单播处理差异显著(P<0.05);随着豆科比例增加,氮产量出现上下波动,在豆科比例为20%~30%时出现峰值;氮产量贡献在8月刈割时整体上最高,平均贡献3.35~9.9 g/m2;生长季内,扁蓿豆的相对拥挤指数始终小于1,且小于无芒雀麦,扁蓿豆的氮素营养竞争始终弱于无芒雀麦;9月刈割时,混播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无芒雀麦单播提升了47.7%~106.4%,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扁蓿豆的氮产量与草产量呈极其显著正相关(P<0.001),与淀粉呈正相关,与无芒雀麦草产量、氮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总氮产量与总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在陇中半干旱区建植人工多年生混播草地,扁蓿豆和无芒雀麦3∶7混播时可获得较高氮产量。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试验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播比例对草地草产量、氮产量的影响

  2.2 混播比例对草地氮产量贡献的影响

  2.3 混播比例对草地相对拥挤指数和氮素营养竞争比率的影响

  2.4 混播比例对草地可溶性糖、淀粉的影响

  2.5 扁蓿豆、无芒雀麦及总氮产量与草产量、种间竞争关系、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混播草地的氮产量及影响因素

  3.2 混播草地氮产量与草产量、种间竞争关系、碳水化合物的关系

  4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相关文档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