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本文估算1978-202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省际转移量,据此识别农村劳动力省际转移方向,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其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本文研究有以下几点发现:其一,1978-202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呈上升趋势,其省际转移路径呈复杂网络特征,并形成以珠三角为转入中心的长江以南圈、以长三角为转入中心的长江黄河圈、以京津冀为转入中心的黄河以北圈和以新疆为转入中心的黄河西北圈。农村劳动力主要转入地由东南转至东部地区,且呈现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趋势。其二,农村劳动力省际转移具有“门当户对”的梯度性渐次转移特征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就近转移特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次居中或靠后的“转出块”转至经济活力较强的“桥梁块”,再由“桥梁块”转入经济较发达的“转入块”。农村劳动力转入和转出省份的地理位置分布具有“核心-边缘”特征。其三,转移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表明转移劳动力“质”的优势在提升。如何将转移劳动力“量”的优势转化为“质”的优势,形成“新人口红利”,这是发挥转移劳动力群体优势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在中国大国经济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事实下,尊重农村劳动力“梯度”转移的规律和特征,协调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在省际和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对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