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时基频(LTF0)是语音同一性鉴定中最常用的声学特征之一,针对需要多长语料才能得到稳定的LTF0数据的问题,现有行业标准并未做出明确说明。然而,现有研究存在被试人数过少、语料时长较短、说话方式单一等局限性,其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准确应用于汉语普通话及众多汉语方言。该文基于86位重庆籍青年男性被试在2种语言类型(普通话和重庆话)和2种说话方式(朗读和自由谈话)下的通话录音,采用“稳定值±1%~±5%”5种情况作为LTF0均值的动态阈限标准,对普通话和重庆话的LTF0时长阈限进行了量化分析;为消除语音内容的影响,所有计算经随机化处理并重复100次。结果发现:在“稳定值±1%~±5%”的动态阈限标准下,普通话朗读和自由谈话的平均时长阈限变化范围为2.5~43.3 s,重庆话朗读和自由谈话的平均时长阈限变化范围为3.7~57.9 s;说话方式对时长阈限的影响随着动态阈限范围的扩大而变小;当阈限标准在“稳定值±1%~±2%”时,语言类型和说话方式对时长阈限产生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对于朗读和自由谈话语音,重庆话LTF0的时长阈限均比普通话的更长;相比说话方式,语言类型对LTF0时长阈限的影响更大。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方法
1.1 被试
1.2 语料
1.3 录音
1.4 基频测量与处理
1.5 时长阈限标准
1.6 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LTF0稳定值和标准差
2.2 LTF0的时长阈限
2.3 语言类型对LTF0时长阈限的影响
2.4 说话方式对LTF0时长阈限的影响
2.5 语言类型和说话方式的交互效应
3 讨论
3.1 LTF0稳定值和标准差
3.2 LTF0时长阈限
3.3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