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在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 PD-1)以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ligand 1, PD-L1)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其疗效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3月–2022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肺癌患者。对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并收集其病历信息、治疗效果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等数据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368例肺癌患者,有31.5%(116/368)的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前(基线)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浓度、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阳性是PD-1/PD-L1抑制剂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其中基线TPOAb浓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大于15.95 IU/mL时敏感度为0.535,特异度为0.77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45,同时将TPOAb与其他两项指标联合进行预测时,诊断效能有所提升(AUC=0.794)。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患者相比于未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延长(16.0个月vs. 9.7个月,P<0.001),且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高于未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组(55.2%vs. 34.9%,P<0.001)。结论 肺癌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较高。基线TSH浓度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使用PD-1/PD-L1抑制剂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自身抗体TPOAb>15.95 IU/mL对甲状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生存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