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与2型糖尿病(T2DM)共存的全球流行率和发生率持续上升,这种共存增加了肝脏相关不良结局的风险。临床实践中,需要对MAFLD合并高糖的高风险患者进行筛查和早期诊断以延缓其进展。目的 基于T2DM与MAFLD之间的关系,利用现有大规模体检数据探究机体高糖对MAFLD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的影响,并分析影响MAFLD合并高糖发生的关键因素。方法 收集2024年3—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 286名健康体检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腹部超声检查、生化指标和血常规项目等数据。根据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MAFLD诊断标准,筛选出5 258例MAFLD患者,将MAFLD患者根据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水平分为T1组(FIB-4<1.3,n=4275)、T2组(1.3≤FIB-4≤2.67,n=924)和T3组(FIB-4>2.67,n=59),比较三组间各临床指标差异。进一步根据有无糖尿病史、空腹血糖(FBG)≥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满足任一项)将MAFLD患者分为MAFLD合并高糖组(n=752)和MAFLD合并无糖组(n=4506),比较两组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MAFLD合并高糖发生的关键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联合预测模型对MAFLD合并高糖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年龄、BMI、FBG、HbA1c、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碱性磷酸酶(ALP)、预估葡萄糖处理率(eGD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FLD合并高糖组脂肪肝指数(FLI)、肝脂肪变性指数(HSI)、ZJU均高于MAFLD合并无糖组(P<0.05);MAFLD合并高糖组FIB-4、AST/PLT比值(APRI)、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NFS)、体质指数、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比值和糖尿病评分(BARD)均高于MAFLD合并无糖组(P<0.05)。将MAFLD合并高糖组和MAFLD合并无糖组分别按1:1随机纳入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中所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腰围(WC)、高血压、高脂血症、TG、GGT、UA、BUN是MAFLD合并高糖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将以上指标进行RO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WC、高血压、高脂血症、TG、GGT、UA、BUN作为独立预测因子判断MAFLD合并高糖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准确度(0.53≤AUC≤0.75)。联合这8项关键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模型预测准确度达到0.805(95%CI=0.781~0.828),灵敏度为75.8%,特异度为72.6%。在测试集中对该联合模型进行效能验证,结果显示阳性预测准确率为0.705,阴性预测准确率为0.731,预测准确率为0.727。结论 基于FIB-4分组的MAFLD患者,高血压、FBG、HbA1c、PLT、WBC、RBC、LYM、AST、eGDR水平在3组间有显著差异。机体高糖能够加重MAFLD的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程度。此外,年龄、WC、高血压、高脂血症、TG、GGT、UA、BUN是导致MAFLD向MAFLD合并高糖进展的影响因素。联合上述8项指标构建预测模型能够增强MAFLD人群合并高糖发生评估的预测准确率,可能为临床上MAFLD人群合并高糖的早期鉴别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