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碳排放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关于湖泊CO2排放量的估算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开展不同地区不同湖泊水-气界面碳交换的时空变化研究。本研究以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大型浅水湖泊呼伦湖为例,于2023年夏季(6~8月)在研究区设置18个样点,采集并测定了水体理化以及生物等参数,同时采用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对表层水体CO2浓度和水-气界面CO2扩散通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影响呼伦湖表层水体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呼伦湖表层水体CO2浓度变化范围为7.3~50.4μmol/L,平均值为24.2μmol/L,在时间上表现为自6~8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湖心高、湖周低的趋势。统计分析表明呼伦湖夏季表层水体CO2浓度与水温和溶解氧浓度呈现负相关,与风速、电导率、总磷以及溶解有机碳浓度呈现较好的正相关,说明湖区气象因素以及水质参数共同控制着该时期表层水体CO2的产生及释放。水-气界面CO2扩散通量估算结果表明,除部分湖区表现为大气碳汇之外,呼伦湖夏季整体表现为碳源,且平均CO2释放通量为4.2 mmol/(m2·d),与其他地区湖泊夏季CO2扩散通量对比表明,呼伦湖夏季CO2排放量总体较低。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明晰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碳排放及其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