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低成本吸附剂实现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去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萤石尾矿为原料,在600℃条件下碱熔处理3 h提取其中的硅组分,随后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低温晶化法将所提取的硅组分转化为介孔分子筛(MCM-41),并以其为模板和硅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水化硅酸钙(CSH)吸附材料。借助XRD、FT-IR、SEM、XPS和TEM等检测方法对CSH进行表征,研究了水热时间、吸附反应温度、接触时间、pH值等条件对CSH吸附Ni2+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的等温线模型、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热时间为12 h条件下可以获得厚度仅为3.8 nm的高分散CSH,O、Si、Ca元素在CSH中均匀分布;CSH在8 h内对初始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Ni2+重金属离子去除率为97.7%,最大吸附容量达到496.72 mg/g,且在一定范围内,吸附性能随反应温度及溶液pH值的升高而显著提升;CSH对Ni2+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静电引力和离子交换作用,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