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胁迫对茶树短穗扦插繁育的影响

2025-04-08 110 1.78M 0

  【目的】明确高温胁迫对茶树短穗扦插繁育的影响,为山东茶区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茶108”为短穗扦插材料,分别在25,30和35℃下培养,于培养1,3,5,7和9 d时,观测不同温度处理下插穗形态表征的变化,统计插穗的损伤率和死亡率,并分析对插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O-·2产生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在培养3和7 d时观察插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25℃处理茶树插穗几乎未受损伤,死亡率为0;30℃处理7 d插穗开始受损死亡,9 d时死亡率为35.7%;35℃处理5 d插穗开始受损,7 d开始死亡,9d时死亡率为64.3%。25℃处理茶树插穗叶片叶绿体形态饱满规则;30和35℃处理随着时间延长,叶绿体结构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茶树插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在25℃处理期间波动较小,在30和35℃处理下随高温胁迫时间延长逐渐降低。25℃下茶树插穗叶片叶绿素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单位活性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单位活性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初级醌受体(QA)的能量(TR0/RC)、单位活性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传递的电子能量(ET0/RC)、单位活性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0/RC)以及基于ABS的PSⅡ功能活性指数(PIABS)在处理期间基本保持稳定,30和35℃处理插穗叶片的Fv/Fm和PIABS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ABS/RC、TR0/RC和DI0/RC随处理时间延长明显增加,ET0/RC在处理后期开始低于25℃处理。3个温度处理下,茶树插穗叶片O-·2产生速率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25℃处理茶树插穗叶片的POD活性在处理期间呈上升趋势,30和35℃处理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个温度处理插穗叶片的APX和CAT活性在处理期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个温度处理插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上升,其中35℃处理脯氨酸含量增幅最大。【结论】高温胁迫会对茶树插穗扦插成活率和生理特性造成严重影响,在茶树短穗扦插繁育过程中,育苗棚内温度应避免超过30℃,高于30℃时需及时通风降温。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