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效益及关键因素研究

2025-04-09 170 1.49M 0

  摘要:目前我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 产能不足限制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对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提高大豆综合产能, 增强供需自给力势在必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近年来主推技术模式之一, 为扩大大豆种植、提高大豆产量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本研究基于2024年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 012份有效调研问卷, 系统分析了大豆玉米产量、种植成本及经济效益、土地当量比, 以及种植行比及密度、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1)该模式下全国大豆平均产量为1 642 kg·hm-2, 玉米平均产量为6 916 kg·hm-2, 黄淮海总产量最高为9 905 kg·hm-2, 高于西北13%和西南45%。三大区域的经济效益为9 210~12 451 ¥·hm-2, 黄淮海由于地租高导致投入成本高而经济效益低于西北和西南。2)该模式土地当量比介于1.42~1.70, 全国平均值为1.55, 黄淮海最高为1.62, 西南和西北为1.55~1.56。3)从大豆玉米行比来看, 黄淮海采用6:4最高, 占总数39%;在行比6:4下, 大豆种植密度在12.8万~15.0万株·hm-2占比最高(40%), 对应的玉米种植密度为4.2万~10.5万株·hm-2。西北采用4:4最高, 占总数35%; 在行比4:4下, 大豆种植密度在12.75万~15.00万株·hm-2占比最高(48%), 对应的玉米种植密度为3.75万~8.25万株·hm-2。西南选择3:2比例最高, 为总数60%;在行比3:2下, 大豆种植密度在10.5万~12.45万株·hm-2占比最高(36%), 对应的玉米种植密度为3.75万~6.75万株·hm-2。4)从品种来看, 黄淮海大豆品种选择最多的为‘郓豆1号’ ‘齐黄34’和‘冀豆12’; 玉米品种为‘黄金粮MY73’ ‘良玉99’和‘登海605’。西北大豆品种选择最多的为‘东豆339’ ‘中黄13’和‘齐黄34’, 玉米品种推荐‘优迪919’ ‘先玉1483’和‘登海605’。西南大豆品种推荐‘齐黄34’ ‘黔豆12’和‘滇大豆2号’, 玉米品种为‘川单99’ ‘先玉1171’和‘成单716’。本研究为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一步研究及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相关指标计算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国各调研省(直辖市、自治区)大豆和玉米产量分析

  2.2 全国各调研省(直辖市、自治区)及三大推广区种植模式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

  2.3 全国各调研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推广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土地当量比分析

  2.4 黄淮海、西北和西南地区大豆和玉米行比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

  2.5 黄淮海、西北和西南地区大豆和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

  2.6 黄淮海、西北和西南地区品种选择与产量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