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南红梨”采后品质和风味的影响,将“南红梨”采摘后分别放置在0、10、20和30℃的恒温箱中进行贮藏,每隔7 d测定“南红梨”的感官指标和营养指标,并使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其风味的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显示,0℃的“南红梨”在贮藏期间果皮无明显转色腐烂褐变现象,同时会抑制其成熟并保持较为青涩的风味;10℃的“南红梨”在21 d时果肉变软果实呈金黄色硬度达到3.47 kg/cm2,在28 d时出现不愉悦的风味;20和30℃的“南红梨”在7 d时果实变黄果肉变软,在贮藏14 d时出现腐烂褐变现象,出现不愉悦的风味。根据研究表明温度对“南红梨”采后品质与风味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0℃适宜“南红梨”长时间贮藏运输;10℃“南红梨”在贮藏14~21 d时为最佳食用期,适宜“南红梨”短期贮藏以及货架销售;20和30℃的“南红梨”仅在贮藏7 d后品质衰败,可用于“南红梨”采后短期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