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系统构建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对2012-2022年黄河流域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表现进行评价,并运用共生度模型测算与分析两系统的共生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经济韧性水平偏低,区域差异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经济韧性表现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距;上中下游经济韧性表现不一,部分中游城市在2022年表现为经济韧性的水平凹陷,并且较研究期初,低水平地区范围明显增加。(2)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先降后升,流域间差异仍然较大,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上中下游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梯状递增态势;研究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转换以保持原等级为主,少数城市等级波动正向负向转换并存。(3)从黄河流域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关系表现来看,2012年共生关系以正向非对称为主,2022年以反向非对称为主,说明要实现黄河流域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共进任重而道远。总体来看,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经济韧性影响更大,此类城市占比高,研究期初末分别占比78.2%和61.6%,表明在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经济系统的冲击扰动、维持和创新力。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
(一)理论模型构建
1.经济韧性保证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共享发展
2.经济韧性增强适应调整,推进区域开放发展
3.经济韧性助力创新转型,推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
(二)指标体系构建
1.经济韧性指标体系
2.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熵值法
2.共生度模型:测度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共生度
3.共生系数:测度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互影响
(二)数据来源
四、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
(一)经济韧性水平的时空格局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表现
五、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关系分析
六、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