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水产养殖水体地西泮残留的微生物降解

2025-04-14 120 1.16M 0

  摘要:水体地西泮(DZP)残留会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生态造成威胁。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模拟水产养殖水体,进一步研究复合微生物(包括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芽枝状枝孢菌、米曲霉及黑曲霉)对DZP残留的最佳条件及降解动力学,并在中试条件下进行验证,同时分析对水体、沉积物的理化特性以及对鳊、鲫的应激和存活率的影响。综合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及、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果表明:水体溶氧、环境温度、复合菌悬液投入量为影响降解DZP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确定3个因素的拟合值为:水体溶氧8.5 mg·L-1,环境温度25 ℃,复合菌悬液投入量1.0%,该拟合值条件下预测绝对降解率最大为91.2%;中试条件下绝对降解率为90.5%,与模型预测的最大值相接近,较未优化前提高了15.59%。复合微生物对水体及沉积物的pH有显著影响,对其他环境参数及鳊、鲫应激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降解动力学分析发现,当DZP浓度为150 ng·L-1 时,比降解率最大高达59.62 ng·L-1·h-1。通过优化降解条件,本研究复合微生物降解DZP能力显著提升,且不对水产养殖环境及水产动物造成负面影响,可有效应用于水产养殖水体DZP残留的治理。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1.2 药品与试剂

  1.3 微生物菌种及菌悬液制备

  1.4 试验设计及方法

  1.4.1 单因素试验

  1.4.2 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试验

  1.4.3 最陡爬坡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

  1.4.4 室外验证

  1.4.5 复合菌种降解DZP动力学研究

  1.4.6 DZP检测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2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

  2.3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

  2.4 Box-Behnken试验结果、回归模型和方差分析结果

  2.5 优化结果验证

  2.6 复合微生物应用后对水体、沉积物理化性质及水产动物应激的影响

  2.7 DZP复合微生物降解动力学

  3 讨论

  3.1微生物应用于水体污染物降解

  3.2 微生物降解特性影响因素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