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王朗地区土壤含水率和碳库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

2025-04-23 30 1.24M 0

  摘要:【目的】明确王朗地区土壤含水率、有机碳、无机碳及总碳沿垂直分布和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影响因子的驱动机制。【方法】采集王朗地区不同海拔0~15 cm表层土壤、15~30 cm亚层土壤样本,测定土壤有机碳、无机碳、总碳量及土壤含水率,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与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土壤碳组分和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拔的相关性,并探讨各指标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在表层、亚层土壤中,有机碳和无机碳对总碳的相对贡献存在差异,其中有机碳占主导地位;此外,总碳与有机碳的相关性强于其与无机碳的相关性(表层有机碳R2=0.998,表层无机碳R=0.566,P<0.001;亚层有机碳R=0.995,亚层无机碳R=0.551,P<0.001),这表明有机碳对总碳影响更大,且表层土壤总碳量、有机碳量、无机碳量和土壤含水率均显著高于亚层土壤(P<0.05)。表层土壤有机碳量、无机碳量、总碳量及土壤含水率均与海拔显著正相关(P<0.001);亚层土壤有机碳、无机碳、总碳及土壤含水率与海拔显著正相关(P<0.05)。表层土壤无机碳量与土壤含水率的正相关性略强于有机碳量(R分别为0.421、0.403,P<0.001);而亚层土壤有机碳量与土壤含水率的正相关性更为显著(R=0.611,P<0.001),高于无机碳量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R=0.375,P<0.001)。表层、亚层土壤中,无机碳与有机碳均显著正相关(P<0.001),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机制。【结论】王朗地区的土壤碳库主要由有机碳贡献占主导地位,并且各碳组分及土壤含水率均呈显著的单调递增的海拔梯度变化特征。然而,不同碳组分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土壤含水率对有机碳的影响显著强于对无机碳的作用,表明有机碳受水分条件的驱动更敏感。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土壤样品采集

  1.3土壤样品测定及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率、有机碳、无机碳、总碳量

  2.2 不同海拔土壤含水率、有机碳、无机碳、总碳量变化

  2.2.1 不同海拔表层土壤含水率、有机碳、无机碳、总碳量变化

  2.2.2不同海拔亚层土壤含水率、有机碳、无机碳、总碳量变化

  2.3土壤含水率、有机碳、无机碳、总碳量相关性

  2.3.1表层土壤含水率、有机碳、无机碳、总碳量相关性

  2.3.2 亚层土壤含水率、有机碳、无机碳、总碳量相关性

  3讨 论

  3.1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量和无机碳量对土壤总碳库的相对贡献

  3.2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和碳组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3.3 土壤水分与碳组分在不同土层深度的相互关系

  4 结 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