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作为我国典型的高原湖泊,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我国西部生态稳定的重要保障,开展青海湖沉积物重金属调查,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于2022年7月在青海湖流域采集了26份沉积物样品并测定了Hg、Cr、Mn、Co、Ni、Cu、Zn、As、Cd和Pb共10种重金属含量,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PERI)定量评估青海湖流域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湖流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近年来有所增加,但不存在明显富集现象,除Hg和Cd超出背景值的1.50和1.86倍外,其余均低于背景值,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青海湖流域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处于低水平;2)湖区重金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沙柳河和哈尔盖河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程度相对较大;3)总污染负荷指数(PLIzone)为0.87,总体表现为无污染,除Hg和Cd的平均Eir值高于40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平均Eri值均低于40,青海湖流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范围介于94.87~494.72,表现为中等生态风险,主要贡献因子为Hg(43.64%)和Cd(37.36%);4)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主要为与成土母质等有关的自然源(31.45%)、交通污染源(30.64%)、农业污染源(23.49%)以及大气沉降源(14.42%)。研究结果可为青海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管控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