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强土壤抗蚀性为目标的藓结皮人工培养观测指标筛选

2025-04-25 20 0.87M 0

  摘要:人工培养促进藓结皮恢复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沙化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但藓类植物个体矮小,观测困难,科学、规范衡量人工培养藓结皮生长发育程度的指标尚缺乏。本研究通过60 d的培养试验,每5 d监测藓株密度、盖度、株高等发育指标变化动态,培养结束时测量藓生物量及藓结皮厚度,结合各指标对人工藓结皮层稳定性(表征抗蚀性)的影响,筛选藓结皮人工培养观测指标。结果表明:培养5 d时,接种材料开始萌发新的配子体。藓株密度和盖度分别在培养前期迅速上升,35~40 d后趋于稳定。培养期间,藓类株高变化范围为1.53~1.63 mm,幅度较小。培养结束时,藓的干生物量和藓结皮厚度分别为0.0074 g·cm-2和6.30 mm。藓株密度对培养时间变化敏感性极高,盖度次之,株高敏感性较低。培养60 d的藓结皮稳定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2~0.69,藓株密度、盖度与稳定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对藓株密度、盖度、株高、生物量及藓结皮厚度等发育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藓株密度和盖度可作为人工培养条件下快速观测其生长发育状况的主要评价指标。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与指标测定

  1.2.1 藓结皮人工培养

  1.2.2 人工藓结皮稳定性测定

  1.3 人工藓结皮发育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工培养过程中藓结皮发育指标动态

  2.2 发育程度对人工藓结皮稳定性的影响

  2.3 人工藓结皮发育指标与稳定性指数的相关性

  2.4 人工藓结皮发育指标综合评价

  3 讨 论

  4 结 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