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皮部络脉理论是《黄帝内经》经络传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类风湿关节炎(RA)的病机认识与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优势。基于皮部络脉理论,RA的病机演进可解释为,外邪以皮部为入侵部位,伏邪为关键病理因素。皮部外连关节内舍脏腑,邪气逆攻入络,络道亢变导致周身络痹。皮部络脉作为邪伏、邪传的门路,与免疫系统的信号传递及交互过程亦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治疗上,以皮部络脉理论的病机认识为桥梁,不可局限于传统外治,当内以祛风通络为法,外以局部驱邪为要,采用透皮给药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式,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思路。
文章目录
1 皮部络脉理论阐述
2 基于皮部络脉理论探讨RA的病机
2.1 伏邪存皮为病理基础
2.1.1 皮部为入侵部位,外连关节内舍脏腑
2.1.2 伏邪为病理因素,隐于皮部引动周身
2.2 邪逆入络,络道亢变为病机核心
2.2.1 络脉为传变部位,邪逆入络而成痹
2.2.2 络亢为传变载体,体脏络变而合痹
3 级联式炎症激发是RA皮部络脉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3.1 皮部为卫,伏邪潜藏:
3.2 络脉为枢,邪传入络:
4 从透皮入络论治RA
4.1 内以祛风通络为基本治则
4.2 外以局部驱邪为关键治法
4.3 透皮给药治疗方式的传承与创新
5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