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金融促进生产力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金融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过程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之间既存在协同效应,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对生产力的支持力度有所提升,但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仍没有形成系统方案,金融资源供给与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仍不匹配,金融结构有待优化。在金融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牢牢把握金融支持技术革命性突破这一主要矛盾,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强金融体系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协同,在基础研发、应用研发、技术开发、技术商业化等创新的不同环节匹配金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相适应的金融体系。
文章目录
一、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创新
(二)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异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
二、金融体系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金融支持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1. 金融发展与生产力培育
2. 金融结构与发展生产力
3. 现代金融支持生产力的新动态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金融体系的特殊要求
(三)金融体系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协同与矛盾
三、金融体系支持革命性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
(一)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二)创新过程各子系统的资金供需特征
1.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子系统
2. 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子系统
3. 技术开发与技术商业化子系统
(三)资金供需无效率的来源与对策
四、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发达国家科技金融经验借鉴
(一)中国的科技金融布局
1. 科技金融的顶层架构初步形成,政策框架持续健全
2. 间接融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