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以重庆为例

2024-04-15 工程科学与技术210 1.77M 0

在中国面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环境根本好转目标的背景下,重庆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有责任有义务率先实现减污降碳,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CO2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过程复杂,涉及要素众多,因而有必要明确影响CO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因素,为重庆市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对数均值除法指数模型(LMDI)为基础,构建扩展的LMDI–CO2模型和LMDI–AP模型,并以2011—2020年重庆市CO2排放和工业SO2排放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定量评估各因素对重庆市CO2排放和工业SO2排放变化的影响效果。同时,根据重庆市经济社会、能源环境历史发展情况挖掘各因素的影响机制,归纳协同减排的关键因子,探究重庆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机制。结果显示,2011—2020年,经济发展效应是推动重庆市CO2排放增加的首要因素,贡献率达245.59%;能源强度效应对CO2减排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210.51%;此外,产业结构优化为CO2减排也做出了贡献。工业经济发展是推动重庆工业SO2排放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64.47%;其他因素均为SO2减排做出贡献,其中,能源强度和结构效应贡献率分别为42.65%和6.31%。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重庆市CO2和污染物减排的压力将会增大,“高碳化”能源结构制约着两者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对实现“双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降低能源强度、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未来重庆市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的重要途径。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