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焦虑、反思与出路

2024-04-27 黄叶斌130 0M 0

  最近,笔者有幸阅读了《中华文学选刊》2014年7月号,其中有关当代教育问题的系列文章,令人生发诸多感触和思虑。如鲁引弓的长篇小说《小别离》、宋启的中篇小说《十六岁的生命册》、温亚军的散文《那个度日如年的初夏》等。在一本文学期刊中,这样集中地推出相似题材的作品,多少可以观照出该杂志对于现代生活的干预程度,以及回应和反映中国当代教育的种种弊端、呼吁和焦虑的社会情绪。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代文学的拨乱反正,是从教育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发轫的。如《班主任》《伤痕》等小说,对于文革前中后的中国现代教育现状,进行了十分典型化政治性地描摹与评判,从而迎来了“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知青文学”、“职场文学”、“官场文学”的繁荣鼎盛时期。三十余年过去了,人们再次把文学的视野和批判的目光聚焦于中国的当代教育事业,是一种现实生活的焦虑使然,还是一种国人寻找当代教育的出路探寻?这个问题,好像与目前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最强音紧密相连或遥相呼应,因此,此类文学作品的一再发言追问,就显得格外地引人瞩目发人深省了。

  

  先来看看这些内容:《小别离》小说,是一幅凸显当代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迷恋海外留学途径的现实困境的图像;《十六岁的生命册》则是表达了一群高中生在情窦初开时节的情感困惑与青涩记忆、《那个度日如年的初夏》更是直击面临高考时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为复习备考而身心俱疲的挣扎与无奈……这可能只是当前我国教育现实的一个侧面写照,或者说是基层学校教育生态在操作层面、个案层面的一种典型缩影。但是,它的现实镜鉴意义、人文反思价值和文学审美作用,却是一种不可不值得重视的现实生活之痛。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困境,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改革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因为它的积年时弊沉珂难愈,因为它与传统习俗教育理念制度机制的长久纠结牵绊,因为它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处于基础或根本的地位,因此,其滞后性缓慢性变革所带来的效应,已经给当下的学校教育主体和客体造成了一种十分被动而尴尬的境地:现代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公平现象,使得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为择校而不遗余力;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仍然在填鸭式的教学中培养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家长期望值与社会就业压力,学生厌学者逃课者自杀者屡见不鲜频频发生;低龄留学引发千家万户小别离,因为此岸纠结,只能远赴未知的彼岸;学生心理教育和情感疏导的缺失和缺位,已经并正在形成一种情商与智商的背离、学子与家长的“代沟”、学校伦理教育与学生精神叛逆的反差;学校课程教材与社会需求发展的脱节,使得学生进入社会实践之后无所适从……这些问题,有些是局部的反映,有些是地域的特色,有些是客观的制约,有些是主观的决断。但是,其可怕的惯性效应和木桶理论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大计,却是一种钝刀割肉式的暗伤,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残忍,一种温水煮青蛙的阴谋。

  

  学子留学移民,是西学东渐的必然趋势,也是文明进程中的明智选择。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它成为一种对于现实教育体制的逃避或反叛,成为一种心灵避难所和精神伊甸园的追求,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刻反思其留学的利弊及动机效果了。目前,低龄化留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给部分学生家长带来的是一种在攀比对比中的焦虑与对抗、寻求与自赎。如在《小别离》小说中,方园一家三代人,通过“找人”、“找钱”、“找爱”、“找渠道”等情节,“上演了一出出交织着亲情、爱怨的生活剧,触及了应试教育、高昂房价、环境问题、食品安全、职场规则、成功坐标等等,执拗而艰难地追问着形而上的‘别离’:小人物一次次身不由己地告别,映衬着整个时代在精神、传统以及记忆层面的别离及焦虑;留学移民热潮下,是一个民族的内心在经受内外因的底线挑战。”(作者语)其中,对于“找钱”的细节来说,好像更具有喜剧反讽效果。一般来说,留学移民需要厚实的资金作保障,普通百姓似乎是望尘莫及的。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为此倾其所有甚至举债而为之。这种现象,说明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和前途而拼命一搏,真有燕赵侠士易水告别的悲壮豪气。人生有无数场次“别离”,家长放飞子女,其实,那是为了更好地团圆,为了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职场舞台,为了光宗耀祖的“面子”虚荣,为了传递和延续一种更深远的家族之爱。由于中西方的价值观不同,对于这种“别离”内涵的理解也有不同认知。让子女“别离”,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人生体验,只是西方教育观念的主要特点;而把留学移民作为一种人生的“敲门砖”和家族门第的骄傲资本,这可能是大多数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吧。在该小说中,方园为了送女儿出国留学,作者对其三代人的微妙的心理动机刻画,就是明证。

  

  青春期的情感困惑,历来是文学作品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主题。在《十六岁的生命册》小说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女中学生“我”的形象。其实,在学校里,男女学生之间的好感、单相思、暗恋、互帮互助,都是情窦初开时的一种自然反映。因为这种情况而出现的厌学、逃课、敌视、叛离、打架和装病等等,也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问题是,我们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和有关管理部门,对此应该持有何种态度,以及如何引导疏导开导之走向正规的渠道,而不是采取挤压、鄙视、嘲讽、训斥、打骂、惩罚之手段。中学生活,尤其是在面临高考的情况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该是何等纠结。该小说以心理描述见长,将女孩子的那种羞涩与腼腆、朦胧而执拗的自恋,演绎得真实自然朴实美丽。“在我心中,好像有一点似燃似灭的火星,只需吹上一口气,轻了,它便复燃,越来越旺;重了,它便熄灭,越来越凉。”(作者语)情感生活的密码如暗流般在中学生心中悄然揭秘。在与同学的情感纠结与痛苦矛盾中,在家长老师的理解开导下,在痛苦泪水的浇灌下,“我”终于战胜了暂时的自我设定的“情敌”,走出了情感的泥淖,顺利地参加了高考,迎来了人生的辉煌。这是一篇释放正能量的中学生情感生活备忘录。这种青春期的经历过程,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无端地压抑、隔离、说教和批评,只能是适得其反。可惜的是,我的青春期反而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缺失这方面的“操练”,因此在情商上总是不能合拍而显示一种低能的窘态。这也是一种题外之话了。

  

  说起高考,恐怕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是一种难忘的记忆,现在,好像已经变成了一种中国学子的集体意识了。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选拔人才方式,决定了高考的沉重与凝重、伟岸与神圣。因为它往往是一个人前途命运的转折点和起始点,是事关家族荣耀的大事。随着高考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大学录取率的不断提升,现在的学子对考取大学已经愈来愈变得好像不太自信了,尤其是在大学等级上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令人焦虑和心烦了。在《那个度日如年的初夏》散文中,作者以纪实的手法,细致而精妙地描绘了高考下的学子们,是怎样在时间的挤兑中拼命、怎样在竞争空气的压力下突围的。“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题海战术的单调重复,节假日补课的无奈应付,公布测试分数的无形警示,老师们的高压态势,家长们的殷切预期,身心疲惫的期望煎熬……这些构成了一曲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的高考拼搏交响乐。高考的结果尽管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是,其备考过程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使得许多学子在透支体力精力时间之后,获得一种半是欣慰半是心悸的梦魇般的记忆。此文以修复慰籍女儿的脆弱敏感性格和打算休学的错误决定而展开叙事,使得家长和学子之间共同完成了一次人格成长和精神修炼的阶段性的演练。因为他们懂得了:在人生历程中,“生活其实不仅仅是只有高考,还有其它更多的美好呢。”(作者语)

  

  留学、暗恋和高考,这只是当代学校教育所面临问题的一部分。但是,从中可以引发我们的反思和反省: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目的何在?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对于这个事关全局和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的期待是否过于漫长,我们的宽容是否过于仁慈,我们的耐心是否过于麻木?我们的吁求是否过于微弱?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 黄叶斌
    加关注0
  •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