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0后青年作者的文章,对于我来说,似乎是一种新的挑战和考验:从年龄上说,这是两代人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交流,也是一种小心翼翼地情感上的接近和交融(因为作者的年龄和我的儿子同龄);从心理上说,阅历和价值观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在评判文本上产生认知的距离和隔膜;从文化的接受度来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嬗变融合,已经并继续会以一种崭新而陌生的语境,不断地在解构和建构之中开辟创造一种现代文化的新纪元。不管是否愿意、是否承认、是否接纳,新的文学样式或范本,总是会在时代改革的浪潮中顺势而生,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和政治生态文明的进步提供一种文学意义上的的佐证或支撑。
十分幸运,我在近期集中阅读了曹玉凤的部分散文系列——如城市系列、生命系列、旧时光系列等。它除了给我一个惊喜和认可外,还给我以诸多的反思和诘问:当代青年的精神追求,是否和物质追求一样,是那么地紧迫、刻意和执著?以宗教般的信仰去关注、观察、判别、描述现实生活的疼痛感和底层百姓的群体诉求,那是一种怎样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散文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之间,“小我”的独白与“大我”的超越之间,“在场意识”的感性叙事与跳出具象的理性评议之间,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辨析、交叉和融合的标准与界定?在传统承继与先锋实验的散文疆域里,革新的高蹈舞步以及种种纠结质疑和探索,是否会像“新古文运动”一样在历史的舞台上演一出民族文化涅槃的歌剧?
好在现在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任何实验都是一种可能和必需。因此,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存在,就为我们文学叙事的百花齐放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条件。其中,青春期的文学回眸与理性反刍,就是一种值得重视和总结的文化现象。而作者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一种对于乡村记忆的检视、对于青少年生活的回味、对于现实困境的叩问。
以系列文章出现,并且围绕着一个主题深入进行事件的挖掘、人物的塑造、意境的营造、氛围的渲染,可能是作者散文叙事的主要策略或特色之一。如在《生命系列》里,作者以“家谱”的修订为线索,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男轻女”之陋习揭露无遗。此事件可谓是具有全局性的综合性的历史性的政治命题,而这种带有一定封建主义遗毒的东西,却在现代社会的土壤里仍然潜移默化地滋生着、并且左右着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标准。可是,作者却要以自身的努力奋斗来改变或者医治这种传统的痼疾,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在这个系列里,还有分别以“血脉”、“命运”、“河东”、“青花瓷”和“文字”为意象而展示的“河流”般意蕴的篇章,是一种从自我和他人的际遇和命运中反思的顿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大美和大爱的形而上的思考,因而具有某种宗教信徒的呓语性质。“总有一天,我会把生命交给时间,把肉骨交给泥土,把血液还给河流。……我要做的则是苦苦抓住最后的机会,把灵魂融入文字,交还人间。因此,我奔波于寻找文字源头以及归宿的过程中,筋疲力竭。作为文字虔诚的信徒,我又该以何种方式坚守信仰呢?”这是一种深刻自省,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更是一种深情祈愿。年轻人对生命价值和终极目标的确立与坚守,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在其《城市系列》里,作者是以一种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身份介入的,因而具有近距离触摸和远距离评判的多种功能及效果。“痂”,是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诠释和印证的一个意象。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其“算命先生”的欺骗蛊惑中,在其“购物价值”的打折诱惑中,在其“活烤甲鱼·糖醋活鱼”的残忍烹饪中,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当代城市生活的一种怪病:从物质的享受到精神的寄托,人们的追求已经多少偏离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轨道,而许多当事者却深陷其中不知明理。这种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附加物,但是,却不是应该忽视和放纵的对象。作者对于社会负面影响的观察和警示,是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还有一些文章如《车站路遇》,是对于民工和打工族身份的认同与质疑。这个主题,以前已经有了不少作家或作者进行了描述和思考,因此,作者的文章只是蜻蜓点水般的做出了一个扫描,在深度方面还不够。其瞬间的感受却是逼真而刺痛人心的:“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枝叶竟突然像极了捂着城市的痂,它正不顾一切地盖住着发炎的城市。而我乘坐的公交车,却像一把锐利的小刀,在城市拥挤的路上又划出一道道新鲜的伤口。”渴望城市文明生活,而对其伴随的种种假丑恶,我们怎么能够只是一味地陶醉而乐不思蜀呢?可见,作者的忧患意识,无疑为她的文章增添了力度和光彩。
在其《旧时光系列》里,作者对于接触过的或者听说的人物命运,尤其是乡村底层人物的命运,寄予了深情的悲悯和真诚的呼吁。如《围里》中的乡亲们,赵大娘的烟鬼传奇、姬叔的浑噩悲剧、强子的赎蛇放生、四大娘的愚昧可怜、老表哥的砸头自残等,都是平凡世界中的代表人物,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民在世纪变迁中的沧桑人生。他们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酸甜苦辣、悲喜交加,如同一幅幅令人辛酸的现代生活动画片,对于作者的精神成长和心灵浸染,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地域感召力和人文穿透力。这些人和事,不管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作为一个有心人,是会产生一种刻骨铭心的印记的,同时,也会以文字的方式为这些普通百姓树碑立传的。此外,作者以医院本职工作中的见闻为线索,写出了弱势群体就医时发生的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景。如一个小伙因为工伤事故而被迫截断的手臂,后来被一位医生制作成了手骨架标本供医学研究;一个17岁的男孩身患胃癌,在自己的同情心关照下延长其生命周期的亲身经历……这些生活本真的写照,尽管有些残忍或者不快,或者说只是一个局部的反馈,但是,其关注的视角和描述的情感,足以使读者为之动容了。
在作者的文学叙事中,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突出主题,也是其一个亮点。如隐喻、象征、拟人和呼告等,借助于“痂”的联想、“花朵”的意象、“蝴蝶”的预兆、“白兔”的寄托、“玉米苗”的衬托、“梦境”的暗示等,表达出了一种空灵而迷茫的情绪、烘托出了一种真实而虚幻的情景。作者的散文语言,在朴实与灵动中跳跃,在传统与先锋中游走,在传承与创新中突破,因此,很难给予其文本的风格定义。但是,其文笔的洒脱和意境的开掘方面,还有着一定的局限和空间;在系列文章的内容分布和科学界定上,还有着如何处理交叉和融合的问题。
青春期,这是一个人人都不能回避而忘却的生命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学主题。我们高兴地看见了作者的一种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有效而有形地开掘出这个特殊时期的文化资源和文学课题,是我们广大业余作者的努力方向。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作者一定会将青春期的记忆涂抹上一层更具时代和个性化的文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