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浓郁的菊香把我的灵魂勾跑了。
这种菊香,不是来自于丛山峻岭的山野菊花,也不是乡村农家的田园培植,而是在城市闹市区的广场上。
双休日的清晨,在金灿灿阳光的照耀和牵引下,我寻觅着阳光的色彩是怎样涂抹在一种花儿的肌肤里,聆听着秋阳的语言是如何与一种花儿的心灵对话。于是,在“武汉第29届菊花展”的现场——武昌首义路广场,我与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起,有了一次近距离的观摩、触摸和感受的机会。
徜徉于菊花的世界,似乎在菊花的海洋里漂泊——120万盆菊花200余个品种肆无忌惮地铺撒于偌大的广场,游人的视觉为之俘获与吸引,观者的心灵为之摇曳与震荡,宾客的精神为之舒畅与通达。以武汉各行政区或部门摆放的功能区菊展,还有北京和开封市等地参加展出的菊花,似仙女撒花般将秋阳的精华展示于都市的心脏,令人神往和陶醉。
一旦菊花的魂灵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就焕发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人文魅力。你看,“黄鹤楼”、“起义门”、“枪刺清帽”等造型的菊花盆景,按照特定的内涵摆放布展,把游览者的思绪又一次拉回到曾经遥远的锋火岁月,勾起人们的记忆和遐想;而“龙腾江城”、“光谷科技”、“列车呼啸”、“书墨飘香”、“大闸蟹”等具有现代生活元素符号的展示,在五彩缤纷的色彩观照下,“岁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则是把人们的愉悦心情释放得更加酣畅淋漓乐不思蜀。
看吧:一株株菊花兴高采烈,高昂起骄傲的头颅,似乎在呼唤着人们的注意力;一盆盆菊花相互簇拥着拥挤着嬉笑着,好像在欢度着一个盛大的节日;一畦畦的菊花列成各种图案的方阵,在阳光下喜笑颜开地等候着人们的检验;一方方的菊花如瀑流般的奔泻于幸福时光的河流里,把人们的笑意惬意快意书写在脸上……我在一盆菊花前俯身蹲下,轻抚着它的容颜,回应着它的招唤,我不能辜负它的邀约啊。在争奇斗妍的绽放美丽的世界里,它的形状似礼花四射,如蓓蕾初放,金针般的骨朵既独自傲立又相互环绕,从而形成了一种特立独行的花卉气场。它的气质优雅而潇洒,似新娘般的高贵而娇艳,白色婚纱中黯淡出浅浅的粉红色韵味,可能是秋阳秋风秋霜的惠泽吧。在一簇山野菊花的周围,几只蜜蜂嗡嗡地环绕着亲吻着眷念着,若即若离地久久不愿离去,好像寻找到了自己的极乐世界。我不禁在心底里暗暗感叹,这里真是别开洞天的一方花卉的胜景,是惠风丽日的一片风光的缩影。
广场上,游人如织,艳阳高照。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大多数是中老年人,还有手推儿童摇篮车漫步的青年夫妇。他们纷纷在花卉前拍照摄影或录像,将美好的瞬间定格于一个个难忘的时空背景上。在一条由菊花盆景集中展示的橱窗走廊里,获得各种大奖的菊花,以它的无声的肢体语言向我们讲述着菊花的特性、品质、风度与魅力。历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它的芳魂所倾倒,并对菊花厚爱和赞美有加,许多被人吟颂的经典诗篇已然成为菊花精神的代言人和灵魂归宿地。不管是“采菊东篱下”的隐士品格,还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斗士精神;不管是“人比黄花瘦”的词人哀叹,还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伟人气魄,都是一种菊花君子风范的写照与寄托。此时,我似乎明白了,在城市水泥森林的栖息地,为何中国人的眼睛、耳朵和心灵一直处于一种十分饥渴的状态了。城市化的进程,好像把人们的视野囚禁于一种相对封闭狭窄的天地,日益枯燥乏味的斗室生活已经使人们缺乏一种来自自然神灵的生气和神韵。于是,就有了一种人造的自然景观的补偿,就有了大量的模仿和营造自然气场的拥趸,就有了临时开辟和构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这可能是一种创新和创造的尝试,也是一种嫁接和迁移自然物语的有效方法吧。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走出菊花展台,在首义广场的出口,我又一次看见一组高大而肃穆的武昌起义战士的雕塑,在菊花馨香的氤氲中似乎正在向我们走来,他们的脸上也好像露出了一种欣慰的微笑。而不远处的一幅标语“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正和菊展遥相呼应,在阳光下熠熠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