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寻宇宙奥秘的一只慧眼

2024-04-30 杨德勇70 0M 0

  ——再访平塘中国天眼

  

  建在贵州省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的“中国天眼”(FAST),无疑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之一。去年“五一”期间,专程访了一次,因是旅途中远道匆匆而往,匆匆而归,未能尽兴。今年,几个朋友又兴致勃勃,相约专程拜访。

  

  车行到坐落于平塘克度镇境内的天文小镇。在几个偏僻的山野小村中,几处庞大而奇特的现代建筑,风格迥异于周边的荒山、树林、绿野和小村,而又和谐地融入其中,给自然纯朴的山水风情画浓墨重彩地增添了现代科技的一笔。

  

  在游客服务中心,扫健康码,完成参观预约后,存放了随身携带的手机等可能对“天眼”产生电磁波信号干扰的所有物品,乘观光车前往大窝凼。观光车行驶在山区蜿蜒的道路上,或一个小村,数处民居洒落在山脚,恬淡而闲适;或苍木葱郁,掩饰着峻岭,山风徐徐;或怪枝虬曲,似龙蛇探身山崖,让人耳目一新。车转过一处处小山弯,绕过一段段峭壁,要不是覆盖着防护网,那山石仿佛随时待命,一震即滚落而下,另一边则悬崖数丈,如刀削斧劈,令人在凉风中也渗出些许冷汗。

  

  大约半个钟头,到了终点,下车顺着依山搭建的阶梯拾级而上,近八百步阶梯,虽曲折回转,却有数道提示,已走了多少,还剩多少,心里明白,感觉没有去年那样劳累和漫长,走走歇歇,十多分钟就到了山顶。登上观景台,俯瞰面前一片雪白的形如铁锅的凹面,静躺在崇山围就的浑圆山窝中,宛然青山绿水中一只炯炯发光的明眸,随时扫视着浩渺无际的天宇;再极目环顾山野,矗立着的无数山峰,簇拥着这“大铁锅”,如绿叶烘托着亮丽盛开的白牡丹,是那样的素洁典雅;又如圈圈绿毯,呵护着襁褓中静卧的独生处子,闲静、恬淡而安详。六座高高挺立的吊塔,连着六根看似柔和的悬索,把中间一个小巧玲珑的馈源舱有力地牵拉起来,让那馈源舱自由自在地悬浮在某一个地方。然而,这天眼,作为一处国家重大科技设施,人力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何其壮观,何其恢宏!

  

  作为游览景观,不能用电子相机拍照,难免感到遗憾,但是,也绝不能为了个人的点点私欲,有损这奇伟的科学工程!这“天眼”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又不是眼下就能看得明白的,过多的停留,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下山,还坐了观光车,回到游客服务中心。

  

  在游客服务中心,有很多科普教育的设施,有的还在建设之中有待完善,有的已经投入运行,供游客参观。进入科技体验馆,通过那些五花八门的声光电设备和模型的展示,你仿佛就遨游在那奥秘无限的太空,生动地体验着宇宙中各种星球的千变万化。沿着廊道走上二楼,可以看到“古印度宇宙观”“古埃及宇宙观”,可以从“原始时期”经过“普朗克时期”“强子时期”“暴胀时期”进入“夸克时期”和以后更多的时期。在二楼的展示壁上,又可以直观而简明地饱览整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历史:什么时期出现了什么生物,人类什么时候转到地面活动,什么时候直立行走,什么时候出现建筑,什么时候开始航海,什么时候用上了电灯,等等,等等,那馆中一次极其简单的体验,怕读十年书都未必感受得那么系统、那么全面、那么形象、那么深刻。还有那里面的“射电望远镜观测体验”,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如看小电影,只可惜,我们已不再是非常好奇的年龄,不愿花时间坐进去,但不难想象,那对于激发正在求学的青少年探索宇宙的无限遐想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毋庸置疑,意义和作用都是非凡的。

  

  南仁东纪念馆,图文结合,简洁而详实地展示着南仁东先生胼手胝足二十余年建设天眼的历程,一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为祖国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天眼”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南仁东先生作为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从1994年起,一直负责工程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负责编定“天眼”工程的科学目标,全面指导工程建设,主持攻克了主动反射面、索疲劳、动光缆、高效握拔力锚固技术、大跨度索网安装和精度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天眼工程的顺利完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94年,南仁东先生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望远镜作为国际SKA的单元,为了给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选址,南仁东先生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历时长达12年,先后对比了1000多个洼地,最终选定在贵州省平塘这个叫做大窝凼的地方。以南仁东先生为首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三项自主创新: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望远镜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中国天眼”再历寒暑十载于2016年建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将在未来数十年内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天眼”工作时,2225个促动器和6根馈源舱柔性索精确、协调地同时运动,克服天气等因素对定位测量带来的干扰,在直径500米的巨大球冠面上把位置精度控制在毫米数量级,其精准度令人赞叹!

  

  2017年8月22日,“天眼”试运行观测中发现一颗脉冲星候选体,9月10日,从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传来消息:它在验证观测中,确认了这颗新脉冲星,并将其称为FAST脉冲星一号,自转周期1.83秒,距离粗估1.56万光年。“天眼”发现这颗脉冲星时,观测时间只用了52.4秒,得到的信号与噪声比值就达到了帕克斯望远镜验证用时2100秒观测的3倍!“中国天眼”作为世界同类设备的佼佼者,其灵敏度之高,果然名不虚传!其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今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从1月1日至3月23日,“天眼”完成观测近1000小时,已完成全年观测时长目标任务的三分之一,发现并认证的脉冲星惊人地多达114颗。

  

  “天眼”的主要科学目标除了脉冲星科学,预定的还有三项:研究银河系中弥漫的氢原子气体的分布,研究星际分子以及羟基(OH)发射的星际“激光”(脉泽),找到更多未知的星系。

  

  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出于对人类安全和外星人未必友好的担忧,曾多次警告人类不要寻找外星人,也反对我们建造“天眼”。如果外星确实有类似于人类的生物存在的话,作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奇伟工程,中国天眼在探寻宇宙的同时,被外星人发现,应该是不可避免的。科学的发展,对于未来会有什么作用,会有什么危险,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张双南教授在一次关于“科学是什么”的演讲中举例说,你要在一百年前问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否有用,是否有危险”,爱因斯坦只能回答“不知道”,因为他确实不知道。一百年后的现在,GPS导航的运用,离不开相对论,相对论很有用;原子弹氢弹也是根据相对论研制成功的,相对论也有危险。人类已十分明白,科学是双刃剑,在给人类提供很多便利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危害。然而,正如蔡元培先生挽诗人徐志摩联所说:“乘车可死,坐船可死,静卧室中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耳,不必视为畏途”。对于人类来说,科学的发展,是必需的,对于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宏伟事业来说,我们建设“天眼”,也是必需的!至于被外星人发现了,会不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也没有办法知道,只希望外星人不像人类中那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一类,必与地球人拼杀得你死我活才善罢甘休。但求外星人也像人类中爱好和平的一类,是追求星星之际和谐共处的,那就再好不过。或者,人类也总会利用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来捍卫自己的生存!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创造精神,多娇的江山才能让伟大的创造精神得以实现,崇高的事业需要风流人物的引领。如果不是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日益复兴的伟大时代,没有祖国大西南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没有日益崛起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雄厚的国力,没有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引领,没有众多建设者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令人倍感鼓舞倍感自豪的人类奇迹——中国天眼!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