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情,惟我独醉

2024-04-30 杨德勇140 0M 0

  ——新驰手记

  

  新驰,四十四年前我曾去过,后来,竟成了我久久神往的地方。这次新驰采风归来,我醉了,惟我独醉,醉在那苗山,醉在那亲情!

  

  在紫云自治县文联安权主席和县教科局习勇局长的带领下,今天,我们一行十七人,前往新驰采风。

  

  从县城往镇宁方向,刚进入“红芯红薯之乡”白石岩的地盘,就从八角洞向左转入混凝土硬化路,前往新驰,道路狭窄、弯急、陡峭,或迭宕而下,或攀爬而上。在不少低洼的山弯,山水冲刷后人们填入的石块高高突起,有的地方又因积水被大车碾压成两条深深的沟槽,中间一条高高的泥埂,小车行进得有些艰难。在两峰间的一段山脊处,路面拓宽的工程正在进行,民工们正砌着保坎,路的一边堆着刚从外面运来的石块,一台小挖掘机把石块推向两边的工地,等了十多分钟,我们才得以通过。过了玉石,又翻过几个山峦,绕过几个山弯,才到达目的地——新驰。

  

  一脉挺拔的山峰,面向东南,两边低矮的小山,正好簇拥出一个小小的山冲,蔚蓝的天宇之下,群峰苍翠,绿树掩映之中,房屋若隐若现,这就是新驰,准确地说,这就是烂木冲,这就是我们苗山。

  

  这地方没有河流,连流淌的溪水都见不到,没有土著居民,就只住着十几户人家,全部都是“我们家人”。“我们家人”在民国时期,因避乱逃荒,或说是因为原住地气候恶劣、土地贫瘠,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向外寻求发展的机会,从而跋山涉水,从威宁的石门坎迁徙而来,分住在烂木冲、玉石、马坡和马鞍山等几个村寨,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抗争,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发展。到今天,全村有459户,1600多人。

  

  “我们家人”保持着重视教育的传统,定居以后,就创办学校。学校一九四八年由王建国、朱明安两位先生荜路蓝缕开启校门,十几名学生,不足30平方米的茅草房,历80寒暑,几度迁址,经群众捐献到政府拨款20余万元修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1355平方米,各种功能俱全,13名教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学前班到小学各年级都有,近200名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子女,苗族为主,辅以布依族,还实施独特的双语教学,汉语之外,用苗语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开展苗语教学的研究,殊为不易!其间也培养了如安顺实验学校王文献老师这样一些知名的人士!

  

  粗略地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我们就开始窜寨。

  

  数米残破而狭窄的小土墙房,屋面破败不堪,另一边已经被拆除而修建了新的民房,据说,那就是先前的学校。

  

  公路的上边,一辆中型的农用车停放在房前。县城到发艾的中巴车满载着旅客,摇摇晃晃缓慢地通过。

  

  路边,一个约一米宽一米多长不足二十公分深的小水池,一股细流注入其中,清澈而诱人,未饮心已先醇!

  

  走过一畦稻田,田土薄瘠,禾苗长势并不旺盛,稻穗低垂,青绿中泛着淡淡的黄,预示着今秋差强人意的收成。

  

  沿小路绕小山包而上,三十来米小路的两边,竹林荫蔽,蓊蓊郁郁,凉爽倍增。山头上,数百平方米的一片平地,三面建着大小不同的土墙房,只是人们居住的旧迹,早已人去屋空。在一面房屋稍往下的地方,竹林之中,一间土墙房静处着,房屋背面无窗的外墙上,为节省材料而只勾画了虚框的“永远忠于毛主席”几个大字,已明显残破,然而,那半公分左右油漆勾画的线条,鲜红耀眼,那黑体字形,敦厚庄重,那线条的流畅清晰,明示着当时写字之人的美术字造诣之深,彰显着那创作态度的极其严谨,更由衷地流露出“我们家人”那正如其字的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无限崇敬、无限爱戴与无限忠心!据说,那写字的报酬,只是根据所耗费的时间记相应的工分。

  

  房屋旁边,一副石磨,局部掩没在腐败的竹叶里,露出的部分,清新依旧,沟齿明晰,它曾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用具,要能安放好,照样威风不减当年。

  

  一株碧绿如玉的橘树,累累果实把枝桠缀得低头向下,青涩得让人垂涎欲滴。

  

  我一边走,一边观光,一边回忆起一些往事。

  

  一九七四年深秋,或者初冬,已调到师范学校的叔叔——杨大卫校长借用紫云中学的手扶拖拉机来烂木冲拉木料,我和志强兄来装车,在这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叔叔开着拖拉机拉着“我们家人”送给的满满一车木料,一路巅簸而行,翻过猴子关在一处爬坡急转弯又下坡的地方,突然失去控制,一头窜进苞谷地!志强兄身手快捷,早跳到了路上,我愚顿,还木然坐在一车木料上,叔叔也还稳稳当当坐在他的驾驶位——真是有惊无险,车还平稳地躺在苞谷地里!我们又把木料卸下,把拖拉机推到路上,再装车,再回家。在当时,那样一车木料,要买都找不到地方,叔叔说给点钱,村里的人坚决不收,还连吃带住招待我们一夜,这就是“我们家人”啊,只是支系不同而已!

  

  一九六八、九年,父亲被调到板母来守电站。有一年的端午节,父亲和一位同事来到烂木冲,有一家人煮腊肉款待,那肉皮在火上烧了,用水一泡,简单地刮几下,连乌黑的油腻都没有清洗干净就下锅。吃饭的时候,拿来小板凳,那小板凳上全是灰,父亲的同事先用手巾擦拭几下再坐下去,也不吃肉,只勉强地吃了几小口饭;父亲接过小板凳,一屁股直接坐下去,什么都不管,大片的肥肉,干硬的苞谷饭,尽情地吃饱。走的时候,主人故意慢步把父亲拖在后面,用苗话对父亲说:不说多话,你是“我们家人”,不嫌弃我们。你看那家伙,用手帕揩板凳,不吃腊肉,嫌我们脏;几口饭吞得哽脖哽颈,嫌我们家饭难吃,做那鬼样子,老子们吃得一辈子,他就吃不下一顿啊?下回你要来就一个人来,别带那家伙来。那家伙如果过我们寨子,狗咬了我们都不帮他打!你要和他一起来,我们就连你也不理了呵!这次不算,七月半你来,我们好好陪你玩几天。

  

  电站就在山脚下,并不是远隔十里八里,那话语,分明是表达对远方亲人欢聚的一种期盼!人家可是说一不二的。后来,那位同事就向父亲讲过无人帮打狗的事。

  

  七月半是“我们家人”的又一个隆重的节日,父亲来了,村里好几家人轮流着杀鸡好肉好酒地款待了两三天,走的时候,还装了一背兜嫩苞谷,亲自背了下到半山,才把苞谷交给父亲,与父亲相别。那苞谷哦,竟让父亲几天都不用煮饭。在粮食凭票供应的年代,在那样艰难的山村,那种情感,实在是无以言表的了!

  

  后来,二哥在新驰小学工作过一段时间,具体的情形,二哥尚无暇说起,而今,二哥已故去十数年,我仅能心领神会而已。

  

  建国以后,各民族特别是弱势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记得在文革后期,在县政府的特别支持下,新驰大队就拥有了大型的四轮拖拉机,用于发展生产和发展经济,那可是紫云自治县当时唯一的哦!

  

  “烂木冲”,从字面看,是一个腐烂的木材很多的山冲。“我们家人”迁徙到这个地方之后,主要是种粮食和打猎,冬季再烧点木炭。过去,每年冬季,县城主要用木炭取暖,那最好的青㭎炭,就是这一带专供的。而烧炭对林木的需求是无限的,对环境不可逆转的毁坏也是严重的。现在,随着电力的开发建设,人们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偶尔用木炭也用秸秆木屑来加工,不再原始地用青㭎木烧制,这一带的生产方式也必然改变。少量的种植粮食而外,更多的是养殖,养鸡,养猪,养牛,养羊,甚至养竹鼠。有的人家还有了汽车,自用兼运营,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而今,村寨周边环绕的群山满目苍翠,已毫无毁林烧炭的迹象。

  

  正午,我们在学校老师和村干部们的陪伴下,在学校的学生食堂就餐。

  

  食堂外面宽敞的水泥地上,四凳相连的餐桌,铝合金桌面洁净而素朴,七八张一字排开,村干部、留在学校的老师和我们,分坐两边,桌上一线摆了菜肴,品种不多,量足而质优,那清炖土鸡汤,上面浮着一层淡淡的黄中带绿的鸡油,馨香四溢,轻尝一口,沁人心脾;那各种猪内脏炒出的大杂烩,脆性爽口的肚条、软绵的肥肠,那独特的鲜辣腥香,令人难忘。那自酿的农家米酒,再加入小米甜酒的酒酿,醇香、甘甜而凛冽。宾主全部就座后,能饮的全斟了酒,习勇局长简单地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人员,并借教师节即将到来祝酒。我接着说,今天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42年前的今天,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没有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没有毛主席缔造的新中国,就没有“我们家人”的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谐发展,我们得祭他老人家一杯。我们大家都把自己杯中的酒,恭恭敬敬地倒了一半在地上。

  

  按照开场的程序喝完三口,大家就开始单独敬酒,我刚敬过村干部和新到来的两名“特岗教师”,“我们家人”的敬酒队伍就来了,四位女性,其中一位穿着苗族服装,整齐而和谐地唱着敬酒歌,年长的两位各自双手摇摇晃晃捧着一只弯弯的羊角,满满一角酒,足够一斤多,辞是无论如何都辞不掉的,推来推去,那酒也并未抛洒多少,再说,那可是粮食做的啊,“一颗米不成浆”,不珍惜粮食,也是“我们家人”最痛恨的。那盛酒的羊角,全然是出土文物一般,突出的部位,早被打磨得光滑,淡黄中微微泛着银白,细腻如玉,给人一种透明感,就像那出土的青铜器还显示着崭新的铜质;凹陷的部位,一种暗白的泥土色,粗糙而富有野趣,就像那出土的青铜器长埋地下而成的斑斑锈迹。我要求少喝点,另一名捧酒的女性径直猛力把手中的羊角碰了过来,那就是“碰杯”了,无论如何都没有商量的余地了!那一角酒一口气喝下去,可是满腹发热哦!旁边人看得兴高采烈地欢呼。好菜没吃上几口,第二轮敬酒又来了,按照要求,必须在喝完酒后把羊角高抛到身后,如果还有余酒洒出,就要重罚。我担心把那珍贵的羊角摔坏,敬酒人说,那是久经沙场了的,绝不会坏。我把那酒一气喝完,一甩手,把那羊角抛过头顶,重重地落在身后,打了几个翻身,大家看到无酒洒出,又是一阵兴高采烈的欢呼!我竟全然记不清到底喝了多少,事后问同行的朋友,整喝至少是5羊角,还有不用羊角散喝的!难怪,醉惨了也!

  

  狗咬也不帮打的事,只能发生在“我们家人”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物质条件极为有限,与其他民族存在隔阂,遭受歧视的年代。如今,“我们家人”与其他民族同胞一样当家作主,和谐共处,不少人走出大山,广泛接受外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外面年轻的“特岗教师”到大山中传道授业解惑,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不断到大山中调研、检查、指导,山村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山村是一种全新的面貌,人们的精神也是一种全新的面貌,不仅不会再发生不帮打狗的事,你要到我们那苗山中走走,那米酒,那热情,你要不醉,一定不让你归!

  

  归途中,看着一处处路面拓宽的工地,遥想着我们苗山一路通途后发展的前景,我醉了!惟我独醉,醉在那甘醇凛冽的米酒,醉在那苍翠满目的青山,醉在那质朴浓烈的情感,更醉在那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