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概念在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首次出现。从翻译角度来说,“元宇宙”这个译法与其英文内涵并不太贴合,之所以翻译成“元宇宙”,笔者认为是因为此翻译更容易成为炒作热点、更具科幻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元宇宙融合了一众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3D建模与视图渲染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元宇宙的主要特征为:全身沉浸的体验、高效便捷的操作,数字映射的世界、自由编辑的赋能、安全可靠的交易等。从科学技术的定义、内涵及元宇宙的技术整合特点来看,元宇宙是多种技术的集合体,其本质上还是一种科学技术。从哲学本体论上看,元宇宙是一种人工系统,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元宇宙中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其客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具有现实对象对应的数字模拟,另一种是没有现实对象对应的“特殊对象”;前者属于元宇宙中的数字孪生物,后者属于元宇宙中的自由创造物。元宇宙中的认识相比于现实的认识具有认识形式超时空、认识客体范围更广、认识模式更理性的特征;元宇宙的实践机制与现实的实践机制也有了新的变化,更突出地体现了其“虚实融合”的特点,呈现出革命性的转变。相比于唯物主义的宇宙,元宇宙更多地表现出唯心主义的倾向。元宇宙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效应。其积极影响方面,元宇宙能促进生产方式变革,进入智能生产新模式;促进生活方式变革,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智慧化;促进思维方式变革,使创新思维、开放思维、抽象思维进一步强化;促进社会结构变革,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更关注“人”的因素。消极方面,元宇宙对人类自身的身体素质、主体精神造成损害,甚至产生主体异化现象;给社会伦理带来巨大挑战,容易造成隐私泄露、虚拟犯罪、社会关系解构等不利因素;对文明多样性造成危害,主要表现为传媒属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应用于军事领域对人类的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