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视角下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因素分解研究——对“消费能力说”和“消费意愿说”的定量考察

2024-05-09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0 1.21M 0

  摘要:居民消费率偏低是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对此,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将其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基础的两因素模型,定量考察“消费能力说”和“消费意愿说”对200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化的解释力度。紧接着,一方面运用可比口径资金流量表数据,详细拆解初次分配环节和再分配环节各主要项目对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贡献;另一方面在对相关指标进行口径调整的基础上,分析购房支出挤占效应在宏观层面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份额偏低和购房支出挤占是制约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原因,消费倾向偏低相对而言居于次要地位。对于200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的“U型”两阶段变化而言,“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份额效应”前期大幅拖累居民消费率下行,后期对居民消费率回升的贡献较小;“调整后的消费倾向效应”前期小幅拖累居民消费率下行,后期大幅带动居民消费率回升。仅依靠官方统计口径会高估“消费意愿说”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而低估“消费能力说”的影响,容易对认识居民低消费问题的成因产生一定误导。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特征事实与文献综述

  (一)特征事实

  (二)文献综述

  三、居民消费率变化的因素分解:一个基础模型

  四、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演变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

  (一)初次分配环节

  (二)再分配环节

  (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各主要项目对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份额变化的贡献分解

  (四)居民消费率变化的四因素分解

  五、进一步讨论:口径调整与居民消费倾向再审视

  六、总结与政策启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