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碳增汇潜力及贡献预估

2024-05-15 地理学报250 3.12M 0

  摘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GGP)是中国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修复项目,也是国土变绿和陆地碳增汇的主要驱动力,然而对其碳增汇潜力及其对碳中和目标的可能贡献仍缺少系统性评估。本文在回溯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GGP碳增汇作用基础上,设置由不同气候变化、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组合而成的可持续发展、基准、区域竞争3种未来情景,预测双碳目标年(2030年和2060年)GGP的碳增汇潜力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GGP的碳汇增量超过48.03 Tg C,其中面积占比23.9%的退耕还林碳增汇能力达123.7%。(2) 2030年京津冀地区GGP年碳汇增量可达5.33~6.20 Tg C a-1,与2020年相比增加95.8%~127.7%,仅能抵消全地区近0.3%的碳排放总量,但对于抵消县域尺度碳排放量的贡献率可达30%。(3) 2060年GGP年碳汇增量约4.35~4.88 Tg C a-1,与2020年相比增加59.7%~79.3%,能抵消全地区5.1%~7.2%的碳排放总量,且在县域尺度上对碳排放量的抵消可达到8倍。综上所述,需要正确认识生态修复对京津冀地区双碳目标的作用,特别是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县域可将GGP作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土地覆盖及情景数据

  2.2.2 气候及情景数据

  2.2.3 县域碳排放及其情景设置

  2.2.4 模型输入参数设置

  2.3 研究方法

  2.3.1 退耕还林还草情景设置

  2.3.2 净初级生产力情景模拟

  2.3.3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情景模拟

  2.3.4 碳增汇潜力与贡献率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京津冀地区GGP碳增汇能力

  3.1.1 GGP时空分异特征

  3.1.2 GGP碳汇增量变化

  3.2 GGP的碳增汇潜力

  3.2.1 2030年和2060年GGP时空变化情景

  3.2.2 2030年和2060年GGP的碳增汇潜力

  3.3 GGP对双碳目标的贡献

  3.3.1 县域尺度的碳排放与GGP碳增汇潜力

  3.3.2 GGP对县域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贡献率

  4 讨论

  5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