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9年中国陆地蒸散发变化的归因分析

2024-05-16 地理学报290 2.61M 0

  摘要:蒸散发(ET)是水循环的关键变量之一,其长期变化直接影响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近几十年来,中国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这些变化如何影响ET的时空分布仍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基于Penman-Monteith-Leuning模型和驱动要素去趋势实验定量揭示了降水、净辐射、水汽压差、风速和叶面积指数对中国陆地ET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82—2019年中国陆地ET呈显著增加(p <0.05)趋势,趋势值为1.25 mm a-1。水汽压差、降水和叶面积指数主导了中国陆地ET变化,三者对ET趋势的贡献度分别为44%(0.54 mm a-1)、29%(0.36 mm a-1)和25%(0.31 mm a-1)。ET变化的主导因素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西北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区)ET变化受降水主导,长江大部以及东北北部(湿润区)受水汽压差主导,而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部分地区受叶面积指数主导。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水资源的差异化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PML模型

  2.2 驱动要素去趋势实验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4 模型评估指标

  3 结果分析

  3.1 PML模型驱动要素的时空变化

  3.2 蒸散发模拟结果评估

  3.3 蒸散发的时空变化

  3.4 蒸散发变化的归因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与前期研究的比较

  4.1.2 趋势归因的解译

  4.1.3 不确定来源和研究展望

  4.2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