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时空格局及其调控策略

2024-05-16 地理学报360 2.39M 0

  摘要: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指出,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基于此,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探究健康城市基本内涵,构建融合“五维”体系的健康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以341个地级单元为研究对象,探求健康城市建设的时空异质性及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健康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呈上升态势,2010年、2015年、2020年综合健康指数均值为0.367、0.402和0.438,表现为“沿海高内陆低、东部高西部低”的布局特征;各地级单元城市在医疗水平、经济基础、文化发展、社会服务、生态环境5个维度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呈现多样性特征。(2)健康城市的建设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大致呈现出“东部热,西部冷;沿海热,内陆冷”的空间分布状态。健康城市建设的总体区域差异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健康城市建设逐步走向区域协同发展。(3)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本底条件、建设基础和发展能力分别为健康城市建设空间格局的基础性因素、内在动力因素和外援推动因素。地均GDP产值、平均高程、人口密度、交通通达度等因素对健康城市建设的空间格局影响力较大。本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从地理学视角厘清了健康城市建设的“五维”体系,明晰了健康城市建设的路径,据此提出健康城市区域协同建设的调控策略,为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框架、方法和数据

  2.1 健康城市的内涵及发展变化

  2.2 研究框架

  2.3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2.3.1 健康城市建设评价

  2.3.2 影响因素选择

  2.4 研究方法

  2.4.1 融合“五维”体系的健康城市综合测度模型

  2.4.2 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2.4.3 区域差异性分析

  2.4.4 空间分异机理分析

  3 健康城市建设的区域差异分析

  3.1 健康城市建设的总体分异格局

  3.2 健康城市建设的分维度分异格局

  3.3 健康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3.4 健康城市建设的区域差异分析

  4 健康城市建设时空格局的演变机理分析

  5 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调控策略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