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半

2024-03-14 230 0M 0

  前些年很是喜欢张爱玲。只是后来见过了太多的虱子,渐渐的不再喜欢外表华美的袍,因为知道里面有真实的痛痒。后来我对外表俊俏的男人再无兴致,大概就是这样的原因。这跟夏天时对丝绸和棉麻的选择,冬天里丝袜跟毛裤的取舍同理,不愿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于是择看来可亲的奔去。

  反正都是被辜负,不如找个好看的。王菲这样说。这话顶可笑,找个不好看的就不会被辜负了么?丑人多怪,这是古理。自小不招人待见的,长大后多数心怀阴暗,对人戒备,难以交心。此乃推理。棉麻易变形,毛裤要起球,怎么都是一样。人生在世,不是辜负人就是被人辜负,每个人都是肉,逃不了被摆上桌被人鱼肉的命。

  与所爱之人生离,是女人之苦里最苦的一种。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东风能唤得回来么,傻不傻呀?太矫情了,容易幻境成真,真把自己搞成怨妇,人比黄花瘦,心如黄连苦就不值当了。

  有在枕畔放小说或者杂志的习惯,昨夜翻到的是王安忆的《桃之夭夭》。很多人觉得王安忆的小说很像张爱玲,甚至有模仿张的嫌疑。我只看过王的《长恨歌》和《桃之夭夭》(并且还没看完,这会失眠,所以胡言乱语),个人觉得王比张更通达一些,同为女子,她没有张那么细密哀婉。张爱玲是非常虚无的人,所以她必须抓住很多细节,把情感浇灌进去并反复阐述,她知道只有抓住这些才不会使自己坠入虚无,显得苍白和孤独。在生活和虚无中她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方式——那就是把自己整个的放置在小说里,活在小说里。王安忆呢,属于那种更加果敢一些的女子,她要往前走,她看到了虚无,并试图去穿越它。并且我觉得她有比张更为古典雅致的一种情怀。但是不铺张。

  好吧,我承认自己以前比较浅薄,一直喜欢张爱玲,现在我也确实觉得王安忆比张爱玲更能满足我现在的阅读需要。但是为什么我还是超级无敌的迷恋着“我叫郁子涵……”呢?笑明明郁子涵第一次相处,王安忆这样写道:两人呆立了一时,少年开口的第一句话,竟像戏台上角色出场的自报告家门:我叫郁子涵……我突然呆了,心忽就柔了一阵。他为什么不能叫点别的什么?叫郁大勇?或者李子涵?或者干脆叫芋头?少一个字我都不会如此动容啊。

  他偏就姓了郁,名了子涵,三个字叠一起,如手抚过一件华美的旧衣,予我寂寞的欢喜。不知何时起,开始恋上这些别人看来陈旧无趣的东西,慢慢结成隐秘的欢愉,渐渐成癖。像在暗处的一支舞,无人看见。起舞时,只见旧辰光,不闻身前事。车水马龙,游戏人间,信不得的话看不穿的心,这些都跟我有什么关系?

  依然是张氏的调调和审美呀,难不成我真那么分裂么……算了,困了,看完再总结和检讨。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