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老文和老歪找老明。仨人又在小谷院的巷道里谈。
老歪:玉茭啥样了?
老明:长的还可以。
老文知道老明家种的地有纠纷,但好歹是种上了。说:这就好。上回你说给俺们讲课。
老歪:别把事情放在心上,俺也没调成地,秋后再说。
老明:没事的。过日子那能没跌跌撞撞。俺也做了准备,不见着比你们想的深多少,别说俺好为人师。
老歪:不会的,再说你本来就是为人师一辈子。
老文:上回不是说要说说践行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物的么?
老明:咱们上中学时背过一篇有名的课,数咱们几个背着顺溜,俺想你们还记着。
老文:那篇?
老明:《岳阳楼记》。
老歪:俺现在不中了,学的东西早就给老师了。
老明:小时候背会的东西,一辈子不会忘记。俺开个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老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老歪: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老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三人同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老文:想不到还能背出这么多。
老歪:你开了头,过去的就涌现出来了,要是的自个背,肯定不中。
老文:对的,背不全,不知卡在那里了。
老明:上回咱们说到乡村自治,乡村自治在于有义庄。说到义庄,有一个非常有名,从宋朝一直绵延到民国,有八百多年历史。
老歪:可与范仲淹有关?
老文:聪明。
老歪:老明不会让咱们背无故背《岳阳楼记》的。
老文:范氏义庄?它可是最早的家族义庄。
老明:对。范氏义庄是范仲淹晚年被贬,回其原籍苏州吴县后,捐助田地1000多亩设立的。他给义庄订立章程,义庄田地的地租用于救济同宗族的贫穷成员。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们又捐助田地、续增规条,使义庄维持下去。后世范氏子孙对义庄屡有捐助,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五百多亩,前后共持续了八百多年。
老文:不容易。这和范氏人才绵延不断有关。
老歪:范氏义庄是如何运行的?
老明:范氏义有独立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
义庄管理人负责经营管理,以工作好坏决定领取报酬。
义庄为了公正,不许族人租种义庄的田地。义庄也不买族人自有的田地。
义庄对受益人即族人有监督措施,对违规的人,有不同的处罚措施,比如罚款、取消获得救济资格、送官等。
义庄争取到官府的支持。义庄建立之初,范家在官府立案,请求官府对损害义庄利益的人按国法判处。朝庭批准,下令由苏州地方官对义庄进行备案,给予保护。范氏后人向义庄捐助田地也都是政府批准的。
老歪:朝庭保护?
老明:宋代前,读书人不认为贫穷涉及道德问题,甚至甘心安于清贫。宋代经济有了空前发展,随之经思想变化,贵贱与富贫挂钩了。官方开始尝试制定一些长期济贫的政策。范氏义庄是民间自我救济组织,朝庭也欢迎、支持和保护。
老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儒士的人生理想,范文正公确实践行了这个理念。他设立义庄是治国的一个体现,这个上回咱们说了。
老歪:义庄是中国式慈善机构。
老明:慈善原来是佛教的行为,文人拿过来,也是儒家争取自己的基础。
老文:范氏义庄成功运作了八百多年,但是其后出现的很多义庄大多野花一现。
老明:公地悲剧。
老歪:唐僧肉。
老文:从人性上讲,许多有私产者并不希望义庄存在。
老明:多种原因,随着时间,义庄田必然受到侵蚀,甚至灭失。但范氏后人一有机会就出钱出力恢复义庄,这样范氏义庄才长盛不衰。其它义庄没有这个条件。
老文:义庄在分配领域作文章,使一些人产生了依赖行为。
老歪:眼下救济也存在这方面的毛病。
老明:是的。
老文:范仲淹是罕见的全才,你介绍一下。
老明:范仲淹(公元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谥号“文正”。
父亲范墉早逝。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改姓换名,取名朱说。
范仲淹进入学堂后,不分日夜地刻苦学习,五年未曾脱过衣服睡觉。因家境贫寒,冬天用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有富家子弟提供丰盛饭菜,范不为心动,说,吃了好东西,怕没有动力学习了。
范仲淹以“朱说”之名,中科成为进士,任地方小官,掌管讼狱,但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很快脱颖而出。这时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一说范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
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监时,见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毁坏盐灶,淹没良田,于是上书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宋仁宗让范仲淹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当地人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范仲淹虽“处江湖之远”,但忧国忧民,多次上疏议政,奏请改革。晏殊曾提携范,批评范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写《上资政晏侍郎书》,说:“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的方案治理,疏通五条河渠,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自后苏州依照这个模式整治水患。
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师主政开封府,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开封府“肃然称治”,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范仲淹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劝说皇帝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吕夷简不甘示弱,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朋党之争激烈,仁宗各打五十大板,将范仲淹贬出京,免吕夷简宰相之职。
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梅尧臣作文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范仲淹回作《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宋夏战争爆发后,范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根据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提拔军队将领,使西北军中涌现出狄青、种世衡等名将,同时大力整治军队,与西夏兵相持于西北,于是范有“胸中自有百万兵”之誉。直到北宋末年,这西北军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庆历三年八月,范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在仁宗支持下,范实施新政。在精简官僚时,范仲淹对精明能干、政绩卓著者加以迁赏;对不称职者一律降黜,不徇私情,勾掉名字,成语“一笔勾销”来自这里。
同僚富弼见范如此毫不留情,劝止说:“您一笔勾掉很容易,但是这一笔之下可要使他一家人痛哭啊!”
范仲淹回答说:“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要好吧!”
庆历五年,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宋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失败。
庆历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庆历六年,范仲淹任职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写于邓州。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任知杭州。十月,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成立范氏义庄,开义庄先河。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
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至清代以后,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
老文:范仲淹文学功夫了得。
老明:有不少人认为肩比八大家。
老歪:忧乐境界超一流。
老明:可贵的是能在实践中践行。
老文:范仲淹救灾有一套,你说说。
老明:范仲淹在吴地做官时,有一年发了旱灾,范仲淹主持官府发放救灾粮,但救灾粮很快就发放完了。范仲淹决定采用新的赈灾方略,不仅多次出面组织大规模的竞渡活动,还下令众诸多佛寺大兴土木,更是默许杭州城中的米商抬高米价。
老歪:这不合理呀。
老明:所以范仲淹很快就被监察官弹劾了,认为这是“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范仲淹在奏折说:吴地富庶,富商豪强和寺院庙宇,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问题是到了灾荒之年,他们绝不会拿出来用于赈灾。举行竞渡大赛,寺庙兴建土木,都需要人工,让灾民出力,也就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本地粮价高了,外地米就进来了,当杭州的米粮充足了后,米价也就自然而然的就会降了下来。
老歪:真的是高。
老明:其实现代许多国家也是这么救灾的。当然,政府要在里面起作用。
老文:看来原创权属范仲淹。为何范氏救灾方法史书不提?
老明:大兴土木,商人救市一向为史书所否定。
老歪:大兴土木为靡费财物,商人是无商不奸。
老明:看你如何引导。
老文:更多的只是打个报告而已。
老明:这才是现实。
老歪:为啥?
老文:等皇上的批示下来,灾情已经过去了。
老歪:有这事?
老文:那时通讯方法落后,边远地区靠人力传递消息,十天半月算是神速了,就是骑马,也不是一二两天的事。落实下来更费时间。
老明:所以义庄对就地抗灾作用很大。
老文:范仲淹能如此,也与他遇到了明君有关。
老明:是的。
老文:宋代有个特点,就是不杀文官,是以敢谏的人多。
老明:在他身上,体现了“修齐治平”。
老文:那么多谈“修齐治平”的文章,都是官样文章,不如了解范仲淹。
老歪:咱石林有个范坟村,和范氏有关么?
老明:说不定会如此。就象三家村,说是周公监视的三个叔所在地一样。
老文:民国时有人搞过乡村自治。
老明:你说说。
老文:需要资料,过两天再说。
老歪:还是这地方,到时俺请你们吃冰糕。
老明老文会心一笑,他们想了儿时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