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六月黄”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4-05-25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80 1.11M 0

  摘要:为研究池塘养殖条件下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六月黄”(通常指在农历六月上市的亚成体雄蟹)适宜的蟹种放养密度,本研究采用雄体蟹种(20.43 ± 0.11 g)作为研究对象,设置1.5只/m2(低密度组)、2.25只/m2(中密度组)、3只/m2(高密度组)3个养殖密度组,通过140 d的养殖实验比较分析中华绒螯蟹“六月黄”生长性能、组织系数、最终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 自4月15日起,低密度组平均体质量始终最高,中密度次之,高密度组最低,其中6月15日和7月5日时,3个实验组间均差异显著;低密度组总增重率(WGR)略高于中密度组,且两者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出肉率(MY)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低密度组总可食率(TEY)显著高于高密度组;(2) 低密度组最终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SR)均显著高于中密度和高密度组,而高密度组产量显著高于中密度和低密度组。高密度组饲料系数(FCR)和残肢率(LLR)显著高于低密度组,而与中密度组无显著差异;育成规格分布方面,低密度组“六月黄”大规格(≥110 g)比例显著最高,小规格(<100 g)比例最低;(3) 高密度组总成本和总收入均最高,中密度组次之,低密度组最低,三者均差异显著;高密度组净利润(NP)显著高于低密度组,且略高于中密度组,投资回报率(ROI)则恰好相反。“六月黄”养殖模式具有养殖周期短、生产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收益高等特点。综合考虑,中华绒螯蟹“六月黄”养殖模式下蟹种放养密度以3只/m2为宜。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准备及蟹种投放

  1.2 养殖管理

  1.3 数据采集及分析

  1.3.1生长情况

  1.3.2组织系数

  1.3.3养殖效果

  1.3.4经济效益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过程中的水温变化

  2.2 生长性能

  2.3 养殖效果

  2.3.1 组织系数

  2.3.2 最终养殖效果

  2.3.3 育成规格分布

  2.4 经济效益

  3 讨论

  4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1/26专辑:论文下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相关文档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