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干旱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菌丝传递距离对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对于维持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选取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用作供体植物,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则是受体植物,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菌丝传递短距离(15cm、S)和长距离(30cm、L)对AMF侵染率、株高、基径、根系形态结构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度胁迫条件下,菌丝传递长距离处理多枝柽柳的侵染率显著降低(P < 0.05),与正常水分下的侵染率相比降幅为73.22%;中度水分条件下,AMF显著促进长、短距离受体株高、基径、生物量、比根长、根平均直径和根尖数的增加;中度水分条件下,AMF通过提高S、L处理受体Fm、 Fv/Fo、Fv/Fm值和qP值,降低Fo和NPQ值来减少干旱对光系统带来的损伤从而提高光合能力,且不同距离处理的受体间差异不显著;但重度水分条件下仅对S处理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 < 0.05),对L处理下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和地下部分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显著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在中度水分胁迫下,AMF定殖对长距离受体植物也能通过显著提高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及光合作用来缓解干旱胁迫对受体植物的伤害,提高其耐旱性,促进受体植物的生长;但在重度水分条件下,菌丝传递距离过长对菌根的定殖和幼苗的生长带来不利,而且AMF促进受体植物的能力也有限。
文章目录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2试验设计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菌根侵染率测定
1.3.2生长指标
1.3.3根系生长指标
1.3.4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1.4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干旱胁迫对AMF侵染率的影响
2.2干旱胁迫下AMF对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幼苗株高、基径的影响
2.3干旱胁迫下AMF对两种荒漠植物幼苗生物量和根系的影响
2.4干旱胁迫下AMF对植物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4.1 干旱胁迫下AMF对两种荒漠植物Fo、Fm、Fv/Fo、Fv/Fm的影响
2.4. 2干旱胁迫下AMF对两种荒漠植物qP、NPQ值的影响
3讨论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