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的准确识别是做好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先导。本文在抚顺西露天矿停采后或将面临蓄水成湖修复的背景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结合地质调查和岩土试验结果分析了蓄水条件下矿区潜在边坡地质灾害的发生部位、变形破坏特征和次生涌浪强烈程度,并通过比较不同填土高度下隐患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填-蓄工程优化建议。研究表明,在–150m回填高程和–50m蓄水位工况下,泥页岩软化及顶部断层活化诱发矿坑北帮边坡整体滑移沉陷变形,中下段约133.42×104 m3的岩土体局部失稳破坏,形成大型牵引式岩质切层滑坡。滑体入水引发涌浪,最大浪高约11.8 m,沿岸最大爬高约15.3 m,使北帮局部不稳定边坡、蓄水湖及外延11.6~30.6m范围均处于滑坡-涌浪极高强烈程度区。对比发现,将矿坑填土高度调整为–100 m后再蓄水至–50 m,可尽量满足矿山修复的地质安全性(F>1.3)和经济可行性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后续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和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提供参考。